發布時間:2022-10-21 20:04:58 人氣:
一、機械傳動方面的常見故障
1、制動器剎車不靈、制動力矩小,起升機構發生溜鉤現象;在運行機構中發生溜車現象。其原因分析及其解決方法敘述于后:
(1) 制動輪表面有油污、摩擦系數減小導致制動力矩減小故剎不住車??捎妹河突蚱蛯⒈砻嬗臀矍逑锤蓛艏纯山鉀Q。
(2) 制動瓦襯磨損嚴重、鉚釘裸露,制動時鉚釘與制動輪表面接觸,不但降低制動力矩剎不住車而且又拉傷制動輪表面,危害較大。更換制動瓦襯即可。
(3) 主彈簧調整不當、張力小而導致制動力矩減小、剎不住車而產生溜車或溜鉤現象。重新調整制動器使其主彈簧張力增大。
(4) 主彈簧疲勞、材料老化或產生裂紋、無彈力、張力顯著減小而剎不住車。應更換新彈簧并調整之。
(5) 制動器安裝不當、其制動架與制動輪不同心或偏斜而導致溜鉤或溜車現象。通常先把制動器閘架地腳螺栓松開,然后將制動器調緊,使閘瓦抱緊制動輪,這時再將懸浮的制動器閘架底部間隙填實,然后再緊固地腳固定螺栓,即可達到二者同心。
(6) 電磁鐵沖程調整不當或長行程制動電磁鐵水平桿下面有支承物,導致剎不住車。通常重新調整磁鐵沖程或去掉支承物即可解決。
(7)液壓推動器的葉輪轉動不靈活,導致剎車力矩減小。調整葉輪消除卡塞阻力,使葉輪轉動滑塊即可解決。
2、制動器打不開。導致制動器打不開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以下幾種: (1) 主彈簧張力過大、電磁鐵磁拉力小于主彈簧的張力,故打不開閘,重新
調整制動器,使主彈簧張力減小即可。
(2) 制動器杠桿傳動系統有卡住現象,松閘力在傳遞中受阻,故打不開閘。檢查傳動系統,消除卡塞現象即可解決。
(3) 制動器制動螺桿彎曲,螺桿頭頂碰不到磁鐵動鐵芯,故無法推開制動閘瓦。拆開制動器,取下螺桿將其調直或更換螺桿即可。
(4) 制動瓦襯膠粘在有污垢的制動輪工作面上。 消除制動輪表面上的污垢即可解決。
(5) 電磁鐵線圈被燒毀或其接線折斷、制動電磁鐵無磁拉力所致。 更換制動線圈或接通線圈接線即可。 (6) 液壓推動器的葉輪卡住。 消除葉輪卡塞故障即可。
(7) 線路電壓降過大,導致制動電磁鐵線圈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的80%、磁鐵磁拉力小于主彈簧的張力,故打不開閘。
消除電壓降和原因,恢復正常電壓值即可解決。
3、制動器工作時,制動瓦襯發熱,“冒煙”,并有燒焦味道產生,瓦襯迅速磨損。
(1) 制動瓦襯與制動輪間的間隙調整不當、間隙過小、工作時瓦襯始終接觸制動輪工作面而摩擦生熱所致。
重新調整瓦襯與制動輪間的間隙,使其均勻且在工作時完全脫開,不與制動輪接觸。
(2) 短行程制動器的副彈簧失效,推不開制動閘瓦,使閘瓦始終貼于制動輪表面上工作,長期摩擦生熱所致。
更換副彈簧且重新調整制動器。
(3) 制動器閘架與制動輪不同心,制動瓦邊緣與制動輪工作面脫不開而摩擦
生熱所致。
重新安裝制動器,達到同心要求即可。
(4) 制動輪工作面粗糙、制動瓦襯與制動輪不符、制動不良所致。 重新光整制動輪或更換制動輪即可。 4、制動器的制動力矩不穩定
(1) 制動輪不圓度超差,徑向脈動較大,在制動過程中周期性的碰撞制動閘瓦而導致制動力矩的變化。
重新車制制動輪使其達到技術要求或更換合格的制動輪。 (2) 制動器閘架與制動輪不同心,制動時制動輪沖撞制動瓦所致。 重新安裝并調整制動器閘架。
5、機構運轉時,減速器在橋架上振動。 (1) 減速器底座地腳螺栓松動,緊固不牢所致。 緊固地腳螺栓將其固牢即可。
(2) 減速器輸入軸與電動機軸不同心或減速器輸出軸與所帶動工件軸不同心,均會導致減速器在運轉時機身顫抖。
重新調整減速器,使其達到同心度之要求即可消除振動。
(3) 減速器底座支承鋼結構剛度差,在工作時產生變形而發生振動現象。 加固支承提高其剛度。
6、小車呈“三條腿”運行狀態,所謂三條腿就是小車有三個車輪與小車軌道接觸,有一個車輪懸空。通常有兩種情況:
(1) 小車在橋架任何位置上總是有“A”輪懸空。其原因及排除方法有如下幾種:
① 此“A”輪制造不合格,直徑小超出允差范圍,故在車架安裝軸線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條件下,輪懸空。
更換此輪即可解決,或調整該輪軸安裝位置,使其向下移動,消除懸空現象。
② 車輪直徑均合格,只是車輪安裝精度差、四車輪軸軸線不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此“A”輪軸線偏高,故而出現懸空現象。
將A輪軸線下移,使之四車輪軸線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可解決。 ③ 小車架制造不合要求或發生變形,此“A”角產生“翹頭”現象。 矯正小車架,消除翹頭現象,達到合格要求即可解決。
(2) 小車在橋架某一或兩三個位置出現“三條腿”現象。在其它位置正常,其原因是:
① 同一斷面兩主梁標高差超出允許范圍,致使置于標高低之主梁上方的車輪懸空。
② 小車軌道安裝質量差,同一斷面兩軌頂標高差超出允許范圍。 通常用調整小車軌道,使該斷面兩小車軌頂標高一致或在允差范圍內即可解決。
7、小車運行時發生打滑現象。
(1) 軌道頂面有油污或砂粒等,室外工作有冰霜等。
(2) 車輪安裝質量差,有懸空現象,特別是主動輪有懸空者或輪壓小。 調整車輪的安裝位置,增大主動輪輪壓。
(3) 同一截面內兩小車軌頂標高差過大,造成主動輪輪壓相差過大。 調整小車軌道使之達到安裝標準。 8、小車起動時車身搖擺,振動較甚。
小車運行電機為鼠籠式電動機時,由于其起動過猛,在主動輪輪壓不均或有一輪懸空時,即發生這種現象。
調整車輪安裝精度或調整小車軌道使之達到安裝標準即可解決。
9、大車運行時車化輪緣啃道,車輪車緣磨損嚴重、甚至有時出軌掉道,導致大車啃道的原因有如下多種:
(1) 車輪制造不合格,特別是兩主動輪直徑相差較大,造成大車兩側線速度不等,使車體走斜所致。
在測得主動輪直徑后,拆下大者重新車制,使其與另一車輪直徑相等,安裝后即可解決。
(2) 兩側傳動系統中傳動間隙相差過大,致使大車在起動時不同步,導致車體走斜而啃軌。制動時亦由于間隙相差過大而使大車斜置造成啃道現象。
檢查兩側傳動系統,消除過大間隙,使兩側傳動軸均達到技術要求即可解決。
(3) 大車車輪安裝精度不良,質量不符合技術要求,特別是車輪在水平方向傾斜而引導大車走斜,啃道極為嚴重。
檢查測量車輪安裝精度,找出水平偏斜的車輪并重新調整,使其水平偏差小于L/1000,L―為測量弦長。
(4) 橋架結構產生變形,引起大車對角線超差,出現菱形而導致大車車輪啃道。檢查測量兩大車對角線相對差狀況,確定矯修方向,通常用火焰矯正法矯修橋架,使大車對角線允差符合技術要求。有時亦可采用調整車輪位置以達到大車對角線相對差符合技術標準。
(5) 大車軌道安裝質量差,如標高相差過大,跨度超出允差等,亦會導致大車啃軌,調整大車軌道,使之達到安裝標準。
(6) 分別驅動時兩端制動器調整不當,特別是有一端制動器未完全打開時,兩側阻力不一致,造成車體走斜而啃道。
調整兩端制動器,使其在運行時完全打開,制動時兩端制動力矩均等。 (7) 兩側電動機轉速不同,導致兩側線速度不等,應更換一電動機達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