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起重—舉起未來的力量!
全國咨詢熱線:021-58726999

起重機常見零件部分故障及排除

發布時間:2022-10-21 20:10:05 人氣:

起重機常見機械故障及排除方法

 

起重機械一般由機械、金屬結構和電器等三大部分組成,(三者各有特性又有相互關聯)

機械部分是指:

起升、運行、變幅和旋轉等機構。

起重機械技術檢驗教材第二章《起重機械主要零部件》中的內容基本上都與起升、運行、變幅和旋轉等機構相關聯,起重機械技術檢驗教材在各類起重機內容中也都對機械部分的常見故障及消除方法進行了介紹。

起重機在使用過程中,機械零部件不可避免的遵循磨損規律出現有形磨損,并引發故障。

導致同一故障的原因可能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因此要對故障進行認真分析,準確地查找真正的故障原因,

并且采取相應的消除故障的方法來排除之,從而恢復故障點的技術性能。

與起升、運行、變幅和旋轉等機構相關聯的起重機的零件、部件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分別列于下表:

 起重機常見零件部分故障及排除

零件名稱

故障及損壞情況

原因與后果

排除方法

鍛造吊鉤

1.吊鉤表面出現疲勞性裂紋

 

2.開口及危險斷面磨損

3.開口部位和彎曲部位發生塑性變形

 

 

 

 

 

 

 

 

 

4.吊鉤動焊

1、吊鉤表面出現疲勞性裂紋原因:

.超載、超期使用、材質缺陷,

后果:造成吊鉤變形或斷裂而造成事故

2、開口及危險斷面磨損.原因:

長期使用,疲勞和磨損

后果:削弱強度,易造成吊鉤變形或斷鉤而造成事故

3、開口部位和彎曲部位發生塑性變形原因:

1)長期過載,疲勞所致,如果是載荷大應考慮吊鉤選擇的合理性。

(2)高溫環境熱輻射影響,對于使用于冶金環境的鍛造吊鉤,當熱輻射溫度超過300度時,應采取隔離熱輻射的方法。

(通常鍛鉤是與板鉤門式吊具組合使用的,在門式吊具的橫梁上焊吊鉤隔輻射板的方式防護吊鉤)

后果:彎曲部位變形易使吊重物脫落而造成事故。

4、吊鉤動焊.原因:

1)吊鉤補焊;

吊鉤原本在鍛造過程中留有缺陷或使用后磨損而進行修補

2)不當位置焊接輔助件;

有些吊鉤鍛造時無防脫鉤考慮,在使用時用戶發現影響使用而在鉤柄上動焊。

(鍛造吊鉤通常是20號鋼經鍛打而成,鍛打使原有的晶格發生畸變和細化,提高了材料的強度。如果進行焊接,在焊接的位置相當于進行再冶煉過程,材料的性能恢復到20號鋼的狀態,同時焊接位置由于焊縫的收縮產生應力集中,使吊鉤承載能力下降。)

后果:吊鉤發生開裂和變形易使吊重物脫落而造成事故。(在非受力位置如鉤尖焊接不在考慮的范圍內,焊接的熱影響區范圍是有限的)

1、吊鉤表面發現裂紋,更換

 

2、吊鉤開口及危險斷面磨損

量超過危險斷面10%,更換

3、開口部位和彎曲部位發生塑性變形,立即更換

 

 

 

 

 

 

 

4、吊鉤鉤柄位置動焊或補焊,更換

疊片式吊鉤

(板鉤)

1、  吊鉤變形

 

 

 

 

 

2、  表面有疲勞裂紋

 

3、  銷軸磨損量超過公稱直徑的35%

4、  耳環有裂紋或毛刺

 

 

5、耳環襯套磨損量達原厚的50%

1、吊鉤變形原因:

長期過載。

如果確認是由于過載引起的應考慮重新選擇符合使用要求的吊鉤

后果:

容易折鉤使吊重物脫落而造成事故。

2、表面有疲勞裂紋原因;超期使用及超載

后果

造成吊鉤斷裂使吊重物脫落而造成事故。

3、銷軸磨損原因:

潤滑不良且長期使用。

后果:

吊鉤脫落使吊重物脫落而造成事故。

4、耳環有裂紋或毛的原因:

超載或磨損,以及設計或制作不當。

后果:

耳環斷裂使吊重物脫落而造成事故。

5.耳環襯套磨原因:

受力情況不良

1、出現吊鉤變形現象時,換新吊鉤。

 

 

 

2、吊鉤表面有疲勞裂紋時,更換吊鉤。

3、板鉤銷軸磨損量超過公稱直徑的35%時,更換銷軸。

4、板鉤耳環有裂紋或毛刺時更換吊鉤。(分析原因后)

5、板鉤耳環襯套磨損量達原厚的50%時,更換耳環襯套

鋼絲繩

1、  斷絲、

2、斷股、

 

 

3、打結、

 

4、磨損、

 

 

 

5、機械折彎、

 

6、嚴重銹蝕、

 

 

 

 

 

7、電弧灼傷、

 

 

8、松繩、(籠型變形)

 

9、  嚴重波浪變形、

10、機械壓扁

1、斷絲原因:

長期使用或滑輪卷筒與鋼絲繩直徑比過小。

(冶金起重機一般選用鋼芯鋼絲繩,其柔性較差,所以一般要求單股絲數25以上,滑輪卷筒與鋼絲繩直徑也較通用橋式起重機的大,如果按通用橋式起重機選用就容易出現斷絲現象。)

2、  斷股原因:

通常是在鋼絲繩受力狀態斷股位置受到剮割外力作用

3、  打結原因:

使用不當

4、  磨損原因:

長期使用或使用過程中鋼絲繩與設備的其它部件有摩擦,或滑輪轉動部件卡阻而造成鋼絲繩與滑輪之間滑動摩擦。

冶金起重機由于高溫和使用鋼芯鋼絲繩,因此自身潤滑較差,也容易造成磨損。(股間)

5、  機械折彎原因:

使用不當造成鋼絲繩受外力的機械擠壓。

6、  嚴重銹蝕原因:

使用環境腐蝕、使用環境潮濕且保養維護不當

長期使用或使用不當。

7、電弧灼傷原因:

使用環境中有帶電體,且未加防護造成鋼絲繩與其接觸。

8、  松繩、(籠型變形)原因;

可能由于鋼絲繩自身質量問題,或使用過程中鋼絲繩發生松繩方向的扭轉力。

9、  嚴重波浪變形原因:

  使用過程中鋼絲繩自身扭力沒有釋放,造成受力不均勻。

10、機械壓扁原因:

使用不當而受到機械擠壓。

 鋼絲繩損壞后果

可導致突然斷繩而造成事故。

1、  斷絲、磨損按標準更換,

2、  其它立即更換

零件名稱

故障及損壞情況

原因與后果

排除方法

滑輪

1.滑輪繩槽磨損不均

 

 

2.滑輪心軸磨損量達公稱直徑的35%

3.滑輪轉不動

4.滑輪傾斜、松動

 

 

5.滑輪裂紋或輪緣斷裂

 

 

 

6.滑輪輪緣變形(鋼制滑輪)

1、滑輪繩槽磨損不均原因:

材質不均勻、安裝不合要求,繩和輪接觸不良或偏心受力,

后果:加速鋼絲繩的磨損

2、滑輪心軸磨損原因:

長期使用及潤滑不良,

后果:可能造成心軸斷裂。

3、  滑輪轉不動原因:

心軸和滑輪之間卡阻。

后果:鋼絲繩和滑輪磨損加劇

4、  滑輪傾斜、松動原因:

軸上定位件松動,滑輪與軸之間磨損。

后果:鋼絲繩和滑輪磨損加劇,易造成鋼絲繩跳槽,可能造成心軸斷裂

5、  滑輪裂紋或輪緣斷裂原因:

滑輪受偏心力或外部機械力而損壞,

后果:易損壞鋼絲繩,尤其在吊重時破損的滑輪缺口,可能切割受力鋼絲繩而造成鋼絲繩突然斷裂,而造成事故。

6、滑輪輪緣變形原因:

受外力沖擊

 

1.輪槽壁磨損量達原厚的1/10,徑向磨損量達繩徑的1/4時應更換

2.滑輪心軸磨損量達公稱直徑的35%更換

3.滑輪轉不動時,加強潤滑和檢修,必要時更換。

4.滑輪傾斜、松動時,對軸上定位件松動進行檢修,如輪軸磨損更換。

5.滑輪裂紋或輪緣斷裂時更換。

 

6.修復或更換(一般為鋼制滑輪)

卷筒

1.卷筒疲勞裂紋

 

 

 

 

 

 

 

 

2.卷筒軸、鍵磨損

 

 

 

 

 

 

3.卷筒繩槽磨損和跳槽,磨損量達原壁厚1520%

1、原因:

長期使用或磨損使應力值提高,

(用鋼性直尺沿卷筒縱向擺放,測量磨損處和未磨損處的尺寸,其差值與卷筒原厚度進行比對。也可以用分別測量直徑進行換算的方法)

裂紋可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必要時可用磁粉或著色進行表面探傷。

后果:

會造成卷筒破裂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2、原因:

1)潤滑不良卡阻,

2)鍵與槽之間松動有間隙,(觀察之間是否有間隙)

3)以及超載使鍵發生塑性變形。(正反運轉有沿轉動方向的位移,嚴重時有沖擊現象)

后果:

軸被剪斷,導致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3、原因:

長期使用、外拉斜吊。(通常伴有亂繩現象)

后果:

卷筒強度削弱,容易斷裂而造成事故;

鋼絲繩纏繞混亂擠壓易損壞。

1、卷筒出現疲勞裂紋時更換卷筒,不能不焊。

 

 

 

 

 

 

2. 卷筒軸、鍵磨損時,停止使用,立即對軸鍵等檢修,查明原因,更換符合要求的軸、鍵。

 

 

3. 磨損量達原壁厚1520%時更換卷筒

齒輪

1.齒輪輪齒折斷

 

 

 

 

 

 

2.輪齒磨損達原齒厚1525%

 

 

 

 

3.齒輪裂紋

 

 

 

 

4.因“鍵滾”使齒輪鍵槽損壞

 

 

 

 

 

5.齒面剝落面占全部工作面的30%,及剝落深度達齒厚的10%;滲碳齒輪滲碳層磨損80%深度

 

1.原因:

1)工作時超載或

2)磨損嚴重產生沖擊與振動,

3)繼續使用損壞傳動機構,

4)齒輪本身材質或加工質量不合格

后果:如齒輪折斷發生在起升機構會導致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2、原因:

長期使用磨損及安裝不正確所致。

(運轉中有振動、沖擊和異常聲響,)

后果:

承載能力下降,可能導致斷齒。

如發生在起升機構會導致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3、原因;

長期使用疲勞損壞,安裝不正確導致超載運行。

后果:

承載能力下降,可能導致斷齒。

如發生在起升機構會導致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4. 原因;

鍵與槽之間松動有間隙,以及超載使鍵發生塑性變形。

(運行改變方向時有軸向位移,嚴重時伴有沖擊)

后果:

鍵被剪斷,如發生在起升機構會導致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5.原因:

長期使用或潤滑不良以及齒輪本身熱處理質量問題,

后果:

承載能力下降,可能造成齒輪整個損壞,喪失承載能力,

后果:

如發生在起升機構會導致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1.更換新齒輪并查找原因。

 

 

 

 

 

2、輪齒磨損達原齒厚1525%時,更換新齒輪。

 

 

 

3.對起升機構應作更換,對運行機構等作修補

 

 

4.對起升機構應作更換,對運行機構可新加工鍵槽修復

 

 

 

5.更換。圓周速度>8m/s的減速器的高速級齒輪磨損時應成對更換

零件名稱

故障及損壞情況

原因與后果

排除方法

1.裂紋

 

 

 

2.軸彎曲超過0.5mm/m

 

 

 

3.鍵槽損環

1、原因:

材質差,熱處理不當,

后果:

導致損壞軸

2、  原因:

設計剛度不符合要求,

超載使用

后果:

導致軸頸磨損,影響傳動,產生振動

3、原因:

鍵與槽之間松動有間隙,以及超載使鍵槽發生塑性變形,不能傳遞扭矩,

后果:

如發生在起升機構會導致重物墜落而造成事故

1.軸出現裂紋時,應更換

 

 

2.更換或校正,如是設計原因,應更換符合要求的部件。

 

3起升機構應作更換,運行機構等可修復使用

車輪

1.踏面和輪幅輪盤有疲勞裂紋

 

 

2.主動車輪踏面磨損不均勻

 

 

 

3.踏面磨損達輪圈厚度15%

 

 

4.輪緣磨損達原厚度50%

1.原因:

熱處理不當,

后果:

會造成車輪損壞,造成脫軌

2. 原因:

熱處理不當,

后果:

踏面磨損不均勻導致車輪啃軌以及車體傾斜和運行時產生振動,嚴重時造成結構損壞。

3.原因:

長期使用磨損,造成淬硬層磨損,

后果:

繼續使用將加速車輪損壞,影響設備的安全使用

4.原因:

由車體傾斜、車輪啃軌所致,

后果:

由于側向承載能力大大降低,繼續使用將造成輪緣變形及磨損加劇,容易脫軌。

1、  更換

 

 

 

2、主動車輪踏面出現磨損不均勻現象時,應成對更換。

 

3、踏面磨損達輪圈厚度15%時, 更換

 

4、輪緣磨損達原厚度50%時,更換。

制動器零件

1.拉桿上有疲勞裂紋

 

 

2.彈簧上有疲勞裂紋

 

 

3.小軸,心軸磨損量達公稱直徑35%

 

 

4.制動輪磨損量達12mm,或原輪緣厚度4050%

 

 

5.制動瓦摩擦片磨損達2mm或者原厚度的50%

 

 

6.偏制

1.原因:

長期使用。

后果:

制動器失靈。

2.原因:

長期使用

后果:

制動器失靈

3.原因:

長期使用且維護保養不當

后果:

由于有一定的間隙產生,使得制動力下降,會導致抱不住閘。

4. 原應:

長期使用磨損,或制動輪熱處理不符合要求,表面硬度不夠

后果:

制動失靈,如發生在起升機構將造成吊重下滑或溜車

5.原因:

 長期使用磨損,或制動瓦與制動輪兩側間隙調整不均勻

后果:

制動失靈,如發生在起升機構將造成吊重下滑或溜車

6.原因:

調整不當,

后果:

長期使用會加速制動瓦及制動輪的磨損,造成制動失靈,如發生在起升機構將造成吊重下滑或溜車。

1.更換

 

 

 

2.更換

 

 

 

3.更換

 

 

 

 

4.重新車削,熱處理,車削后保證大于原厚50%以上。起升機構中制動輪磨損量達40%應作報廢

5.更換磨擦片

 

 

 

 

 

6.調整

聯軸器

1、聯軸器半體內有裂紋

 

 

2、聯接螺栓及銷軸孔磨損

 

 

 

3、齒形聯軸器輪齒磨損或折斷

 

 

 

4、鍵槽壓潰與變形

 

 

 

5.銷軸、柱銷、橡皮圈等磨損

1、原因:

長期使用和沖擊,

后果:

造成聯軸器損壞不能有效傳動扭矩。

2、原因:

由于長期使用的振動以及固定不可靠,

后果:

起制動時產生沖擊與振動、螺栓剪斷、起升機構中則易發生吊重墜落

3、原因:

缺少潤滑、工作繁重、急打反車沖擊所致。

后果:

導致聯軸器損壞

 

 

4.原因:

長期使用、超載使用、使用過程中有較大的沖擊。

后果:

脫鍵、不能傳遞扭矩

5.原因:

長期使用及超載使用。

后果:

起制動時產生強烈的沖擊與振動最終導致銷軸、柱銷斷裂。

1.更換

 

 

 

2.對起升機構應更換新件,對運行等機構可補焊后擴孔。

 

3、對起升機構,輪齒磨損達原厚15%即應更換。對運行機構,輪齒磨損量達原齒厚30%時應更換

4.對起升機構應更換,對其他機構修復使用

 

 

5.更換已磨損件

 

起重機常見部件部分故障及排除

部件名稱     故障及損壞情況

     

1、溫度過高

 

 

 

 

2、  異常聲響(斷續啞音)

 

3、  金屬研磨聲響

 

 

4、  銼齒聲或沖擊聲

1.原因:

潤滑油污垢、完全缺油或油過多造成潤滑不良或散熱不良

后果:

軸承使用壽命縮短及損壞,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2.原因:

軸承污臟造成潤滑不良

后果:

軸承使用壽命縮短及損壞,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3.原因:

軸承缺油

后果:

軸承使用壽命縮短及損壞,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4.原因:

軸承保持架、滾動體損壞。

(斷齒是有規律的敲擊聲)

后果:

軸承使用壽命縮短及損壞,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造成軸及軸承座的損壞。

1.清除污垢、更換軸承、檢查潤滑油數量

 

 

2.清除污臟

 

 

 

3. 加油

 

 

 

4.開箱檢查更換損壞部件

 

 

1.不能閘住制動輪(重物下滑)

 

原因:

1)杠桿的鉸鏈被卡住。

2)制動輪和磨擦片上有油污或露天雨雪造成摩擦系數降低。

3)調整不當造成電磁鐵鐵芯沒有足夠的行程。

4)制動輪或磨擦片有嚴重磨損造成制動力不足。

5)主彈簧松動和損壞造成制動力不足。

6)鎖緊螺母松動、拉桿松動位移使制動力降低。

7)液壓推桿制動器葉輪旋轉不靈或液壓油泄漏。

8制動片鉸接銷軸脫落

后果:

設備運行不能按要求有效停止,可能引發一系列事故的發生,如發生在起升機構將造成吊重物的墜落。

排除卡住故障,潤滑

清洗油污

調整制動器

更換磨擦片

更換主彈簧或鎖緊螺母

緊固鎖緊螺母

檢修推動機構和電氣部分

8)恢復或更換

 

 

 

 

 

 

 

 

2.制動器不松閘

原因:

電磁鐵線圈燒毀

通往電磁鐵導線斷開

磨擦片粘連在制動輪上

活動鉸被卡住

主彈簧力調整過大或配重太大

制動器頂桿彎曲,推不動電磁鐵(在液壓推桿制動器上)

油液使用不當

葉輪卡住

電壓低于額定電壓85%,電磁鐵吸合力不足

后果:

機構不能有效運行,運行電機嚴重過負荷,如保護電路不起作用時可能會造成電動機燒損。

更換

接好線

用煤油清洗

消除卡住現象、潤滑

高速主彈簧力

頂桿調直或更換頂桿

按工作環境溫度更換油液

調整推桿機構和檢查電器部分

查明電壓降低原因,排除故障

3.制動器發熱,摩擦片發出焦味并且磨損很快

原因:

閘瓦在松閘后,沒有均勻的和制動輪完全脫開,因而產生磨擦

兩閘瓦與制動輪間隙不均勻,或者間隙過小

短行程制動器輔助彈簧損壞或者彎曲使制動輪與制動瓦有接觸。

制動輪工作表面粗糙制動時接觸面積小造成制動輪與制動瓦之間有較長滑移距離

后果:

制動瓦很快磨損損壞,制動能力快速降低,使設備不能可靠運行。

 

調整間隙

 

調整間隙

更換或修理輔助彈簧

按要求車削制動輪表面。保證有效的接觸面積。

4.制動器容易離開調整位置,制動力矩不夠穩定

 

原因;

(1)       調節螺母和背螺母(索緊螺母)沒有擰緊

(2)       螺紋損壞

后果:

制動不可靠,易造成制動失效,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擰緊螺母

更換

5.電磁鐵發熱或有響聲

原因:

主彈簧力過大

杠桿系統被卡住

銜鐵與鐵芯貼合位置不正確

后果:

動器不能有效工作。

 

調整至合適大小

消除卡住原因、潤滑

刮平貼合面

部件名稱     故障及損壞情況

     

 

 

 

 

 

 

1.有周期性齒輪顫振現象,從動輪特別明顯

 原因:

節距誤差過大,齒側間隙超差

后果

影響正常運行,可能造成齒輪損壞

修理、重新安裝

2.劇烈的金屬磨擦聲,減速器振動,機殼叮響作響

原因:

傳動齒輪側隙過小、兩個齒輪軸不平行、齒頂有尖銳的刃邊

輪齒工作面不平坦

后果:

影響正常運行,造成齒輪損壞以及減速機殼體的損壞。

⑴、⑵修整、重新安裝(開式齒輪傳動有明顯金屬粉末)

3.齒輪嚙合時,有不均勻的敲擊聲,機殼振動

原因:

齒面有缺陷、輪齒不是沿全齒面接觸,而是在一角上接觸

后果:

影響正常運行,沖擊力易造成齒輪損壞及減速機殼體的損壞

  更換齒輪

4.殼體,特別是安裝軸承處發熱

原因:

軸承破碎

軸頸卡住使得軸承與殼體間有相對轉動

輪齒磨損

缺少潤滑油

后果:

會造成減速機軸和殼體損壞。

 

⑴、⑵更換軸承

 

修整齒輪

更換潤滑油

5.部分面漏油

原因:

密封失效

箱體變形

剖分面不平

連接螺栓松動

后果:

造成減速機齒輪磨損損壞

 

更換密封件

檢修箱體剖分面,變形嚴重則更換

剖分面鏟平

清理回油槽,緊固螺栓

   

 

6.減速器在底座上振動

原因:

1)地腳螺栓松動。

2)減速機底座周邊沒有擋塊防止橫向串動。

3)與各部件連接軸線不同心

4)底座剛性差

后果:

傳動不可靠,造成傳動軸或減速機的損壞。

 

調整地腳螺栓

加橫向止檔。

3)調整

4 加固底座,增加剛性

7.減速器整體發熱

 原因:

 潤滑油過多,造成散熱不良。

后果:

潤滑油品質改變,潤滑效果降低,被潤滑件使用壽命降低

  調整油量

 

過度發熱

原因:

軸承偏斜或壓得過緊

間隙不當

潤滑劑不足

潤滑劑質量不合格

后果:

傳動破壞,易造成軸和滑動軸承的損壞。

 

消除偏斜,合理緊固

調整間隙

加潤滑油

換合格的油劑

 

 

 

 

 橋架歪斜運行、啃軌

原因:

兩主動車輪直誤差過大,運行時兩側速度不一致。

主動車輪不是全部和軌道接觸。懸空側啟動和停止時車輪與軌道出現打滑使車體在偏斜狀態運行。

主動輪軸線不正,水平偏斜使得車輪在斜向運行,垂直偏斜使得車輪與軌道的接觸是一個橢圓,同樣的轉速線速度大。

金屬結構變形,可引發(2)、(3)種情況的出現。

軌道安裝質量差,直線度差時,車輪輪距不可變,不可避免地出現啃軌??v向傾斜度超差會造成局部位置主動輪懸空。

軌頂有油污或冰霜,造成摩擦系數降低,運行摩擦阻力不足。

7)角支軸承座固定螺栓松動,調整墊板脫焊,使得車輪位置改變。

后果:

橋架變形,車輪等部件損壞,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測量、加工、更換車輪

把滿負荷小車開到大車落后的一端,如果大車走正,說明這端主動輪沒和軌道全部接觸,輪壓小,可加大此端主動車輪直徑

檢查和消除軸線偏斜現象

矯正

調整軌道,使軌道符合安裝技術條件

消除油污和冰霜

     

     

     

1.打滑

原因:

軌頂有油污等使得摩擦助力不足。

輪壓不均,輪壓小的摩擦助力不足。

同一截面內兩軌道標高差過大,造成某一個車輪的輪壓不足或懸空。

起制動過于猛烈,電機功率過大啟動時加速度大,制動調的過緊。

后果:

運行不穩,車輪及軌道磨損加快。

 

作清除

調整輪壓

調整軌道至符合技術條件

改善電動機啟動方法,選用繞線式電動機或進行啟動調速方法

2.小車三條腿運行

原因:

⑴車輪直徑偏差過大,造成有一個車輪懸空。

安裝不合理。車輪軸線不在一個平面,小車軌道同截面標高差值同軸向不一致。

小車架變形,造成一個車輪懸空。

后果:

造成車架變形,車輪及軸承負荷加大使用壽命縮短,運行不穩定。

按圖紙要求進行加工

按技術條件重新調整安裝

車架矯正

3.起動時車身扭擺

原因:

小車輪壓不均或主動車輪有一只懸空

啃軌造成一側阻力加大,

3)一側電機損壞

4)一側軸承損壞卡阻

5)一側開式齒輪傳動失效

后果:

設備不能正常運行

調整小一三條腿現象

解決啃軌

3)(4)(5)修復

1.鋼絲繩迅速磨損或經常破壞

原因:

滑輪和卷筒直徑太小,鋼絲繩的彎曲曲率加大,易疲勞斷裂。

卷筒上繩槽尺寸和繩徑不相匹配,太小,鋼絲繩受力時與繩槽的側面摩擦加劇,磨損加快。

有臟物,缺潤滑

起升限位擋板安裝不正確經常磨繩

滑輪槽底或輪緣不光滑有缺陷

6)鋼絲繩與起重機結構干涉

后果:

會造成鋼絲繩使用壽命縮短,可能造成鋼絲繩突然斷裂重物墜落事故的發生。

更換撓性更好的鋼絲繩,或加大滑輪或卷筒直徑

更換起吊能力相等,但直徑較細的鋼絲繩,或更換滑輪及卷筒

清除、潤滑

調整

更換滑輪

6)解決干涉問題

2.個別滑輪不轉動

 原因:

軸承中缺油、有污垢和銹蝕或滾動軸承損壞。

后果:

加速滑輪和鋼絲繩的磨損??赡茉斐射摻z繩突然斷裂重物墜落事故的發生。

 潤滑、清洗或更換軸承

 制動力矩小,夾不住軌道

原因:

活動鉸卡住、潤滑不良

制動帶磨損(鉗口磨損)制動力矩顯著減小

后果:

遇風載荷作用設備被風吹走,在慣性力的作用下造成傾覆事故的發生。

清洗、潤滑

更換磨損件

 

 


LDA型單梁橋式起重機
歐式電動葫蘆
輕便環網KBK起重機

在線留言

国产福利第一页